图中这样的景色在广德南部某镇几乎到处可见。
始于2002年的退耕还林吞食了广德十余万亩良田,当时农民的积极性很高的原因,一个是退耕还林不仅有补贴,更可以免除令人厌恶的农业税。一时间,田里种树随处可见。
此后,一些男劳力外出的农户,自行把没有列入退耕还林计划的良田也种上了树,而这类良田的数字也非常惊人。
最近几年,当年林业部门颁布了林权证的退耕还林成果陆续走入市场,当然,主要是以绿化大苗的身份进入苏浙地区,变相地把退耕还林化作绿化大苗基地。而一些不适应的树种也被农民自行淘汰,有改种水稻的,也有换种其他树种的,暴露出退耕还林管理严重滞后。
既然退耕还林可以随意调节,那么,那些低产的乃至处于半抛荒状态的退耕还林田块能否退林还耕呢?
比如下图这样的香樟树,以目前的价位来看,最好的也不过百十元每棵,而如图这样的歪脖子树就只能当做烧柴处理了。
还有那些大量种植的水杉树,每棵三五十元,挖走的大苗却又带走大量的耕作层熟土,若干年之后,水杉田还能种什么?
实际上是,退耕还林带给农民的效益(对低产林来说,收入就是国家每年打卡的100余元)远远低于把田转包给种粮大户的收益了(以最低500斤稻谷每年来说收入650元)。
无论对于国家增加粮食总量或者对于农民增加收入而言,当年的退耕还林作业有必要考虑重新修改了,对其中相当一部分"混日子"的低效益退耕还林实施退林还耕势在必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