捧 场
一家人在一起,你言我语,浓浓亲情惹人羡慕,那氛围归功于相互间的信任与默契,归功于他们会捧场。
看到家人们跑步打卡信息,点个赞,奉句鼓励开心的话,陪个笑脸——捧个场。
快乐可以共享,三五人结伴奔跑,欢声笑语,一份快乐变成了几份快乐,再加上某某人的添油打趣,快乐的氛围迅速膨胀,传染给每个人,这叫相互捧场。
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,跑步健走拉伸都是如此,这叫“心照不宣”的捧场。
集体活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,鼎力相助,共同营造跑协大家庭的氛围。甭管能力大小,甭管哪个角色,积极参与了,凑个热闹,这是家庭式捧场。作为一个民间组织,想做大做强,让每位家人都能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温暧,良好的愿望能否实现,如何实现,我们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来捧捧场。
迎“七夕”活动中,学进在关键时候,吹响了哨子,把气氛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。酒喝到那程度,他还能爆出那名言——不好意思哈,今天抢了会长风头了——若干年后,也许我们会淡忘纪锅的美味,但无法忘却站在板凳上的学进——我们给他捧了场,他为整个活动捧了场——为“笄山跑”画上了一个功成圆满的句号。
我记得当天,有些家人确实有要紧事,但为了捧场,特意赶去演好自己的角色,吃饭前默默离开——这是有大局观的捧场!
有人会开车,但家里只有电驴子,借一辆车开去,能往返捎带几位家人,这是“活受罪”式的捧场!
我想到了明昕。在回家的路上,他说,活动结束了,你们可以安心休息了,我和星火还得加班忙二天——这是背后默默的捧场。
还有军锅——早在“5-20”时,我们都已学会了粘贴“感谢康总赞助宣酒”的信息,这次迎“七夕”,粘贴技术更加熟练。农家土灶大厅内,长、广家人相互敬酒,似我等不会喝酒的人,总怕别人来敬酒。每来一位,你得立马站起,仿佛上课时班长喊“起立”;接下来是耐心地听那“台词”——感谢广德跑协盛情款待,欢迎下次到长兴做客,善言语的,还有自我介绍——我方必有应答——长兴朋友们辛苦了,招待不周多多包涵……甭管你的怀中是不是酒,你得干一下,然后请坐。有一次,我正啃着纪锅那鸭瓜,一敬酒者从天而降,慌忙用手帮忙,扯出半只瓜,找餐巾纸快速擦掉手上嘴边的油渍,毕恭毕敬地站好;嘴里还含着肉,须尽量松驰脸部的肌肉,陪上全心全意的笑脸,咕噜着“……辛苦……招待不周……”,那哥们酒兴正浓,老半天不走,我只能尽心尽力地站着陪笑,嘴里的鸭肉像发酵过的馒头,开始膨胀——吃下去是不尊重对方,吐出来更不雅观——热闹中找个借口溜掉,背着别人把那鸭肉活吞了,正撞上军锅那忧心忡忡的眼神——求求你们了,别喝了,那可是我多年辛苦积攒的“心血”呀!——好一个“无奈”的捧场!跑协的兄弟姐妹们,甭管你好不好酒,那欢乐热闹的氛围千金难买,谁不喜欢?!我们为军锅捧场,军锅为跑协捧场,跑协为大家捧场,如此循环……这,就叫一家人!
咱们大跑协,捧场的太多,一时写不完。其实,文字的力量毕竟有限,捧场还是静悄悄的好,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!跑协能有今天之空前盛况,是太多人无数次看得见的看不见的 “捧场”的结果……
还犹豫什么,您——也来捧个场吧!至于捧个么场,无关乎形式大小,尽心尽力奏行,
说到底,最终还是给自己捧场,您说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