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蒿子馍馍
几天前,又去老米店买米。老板,给我称17斤糯米、3斤粘米,包馍馍用。不太软了?老板反问我。嗯,我就喜欢吃软的。这次,老板很爽快地称给我了。本是67元,他只收66元,吉利数。隔壁就是加工米粉的,加工费10元。
很成功,不存在拿不起来。
面用完了,但还剩了一点蒿子。不包了,准备把蒿子倒掉,又有点舍不得,觉得扔掉怪可惜的,还是先留着吧。放了2天了,今早,准备把蒿子从冰箱拿出来倒掉,突然灵机一动,联想到春节期间做山芋圆子。在微信上按朋友介绍的做山芋圆子,不就是山芋煮熟后兑糯米粉吗?当然,按他介绍的比例是不行的,我慢慢摸索,结果做的很成功。
正好做山芋圆子时还剩了一点糯米粉,借鉴做山芋圆子的经验,来试试看做篙子馍馍行不行,反正失败也无所谓,因为量不多。馍馍心子也还剩了一点。
因为全是糯米粉,用漏勺把蒿子沥过水。面和的很成功,但不推荐,馍馍虽然能拿起来,但纯糯米口感不好,太软了。
总而言之,面能搓得起来(能搓成一个一个的球),那就不存在蒸熟后拿不起来。8斤兑2斤或8斤半兑1斤半都行。蒸时垫青菜叶、莴笋叶、粽叶都行,稍冷一下拿。
不知大家是怎么做的?可以相互讨论哦。
我每年把蒿子剪回来,择干净后再清洗,清洗干净后焯水,焯好后再用清水漂洗,漂洗后煮熟磨浆。
有人说焯水时加点碱,这样蒿子颜色好看,碧绿的。我觉得自己吃,无所谓好看,所以我没加任何东西。
再强调下,蒿子一定要用巔上嫩的部分。
这是冰箱冷冻室拿出来的,青青的是大蒜苗,粉红的是腊廋肉,红绿相间,是不是很有食欲。不是夸,我做的馍馍超级好吃,因为每一步都比较讲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