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桐汭街道儿童服务站】周末公益课堂剪影
用非遗手作点亮生活,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。桐汭街道“非遗公社”公益课堂第三期每周六上午九点如期在城市红色驿站进行着。
本周徐代林老师教孩子们做花篮。“孩子们,我们先拿出部分陶土搓成圆球......” 孩子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。随后,学生们手拿陶泥,按照老师的步骤,仔细地揉捏着。先做花篮的底部,再做身体,然后是提手,最后装饰,很快,一个个独特的小花篮展示在眼前。每个孩子都是玩泥的高手,他们对陶泥活动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玩具,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。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,同学们相互展示,享受着成功的喜悦。
同学们在与泥的亲密接触中,既享受到中国传统技艺的乐趣,也体会到创造和想象的魅力。这既是磨练,也是成长,如同那一张张、一块块的泥,需要经过无数次塑形与打磨与烧制,才能最终形成陶瓷。
为了让孩子们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,阳光社工小唐老师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关于保护眼睛的公益课。
“上边毛,下边毛,中间一颗黑葡萄;上大门,下大门,关上大门就睡觉。”小唐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了本堂课的内容。接着带孩子们认识我们的眼睛、告诉孩子们近视是怎么形成的、近视了怎么办以及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。
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。我一定会好好爱惜我的眼睛。不让它变近视。”一个孩子说。
此次公益课程的开展,《非遗课堂》带领学生们在小小的陶泥中领略博大的中华文化,感受传统手工艺人的匠心之美,提高陶艺技术素养。《珍惜眼睛、保护视力》使孩子们明白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。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,受到青少年儿童和家长的一致好评。